首页

歌迪丝踩踏视频

时间:2025-05-22 22:14:47 作者:(经济观察)“二次元”激活新消费 传统珠宝品牌“破圈”求变 浏览量:67384

  中新社香港9月26日电 题:大亚湾核电站向香港供电30年 中电冀参与内地绿能市场

  中新社记者 魏华都

  “我已故的父亲一直对向中国内地供电感兴趣。1978年内地改革开放后,中电集团便开始向广东省供电,到20世纪80年代我们与内地合资兴建大亚湾核电站,此后持续与许多内地企业保持合作。”

  中电集团在20世纪70年代末与中国内地能源市场结缘,是首批进入内地的外资电力发展商。中电集团的主席米高·嘉道理及其子斐历·嘉道理日前在香港接受中新社采访,现年83岁的米高·嘉道理说:“电力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,我们很高兴成为内地经济增长的重要部分。”

9月19日,中电集团主席米高·嘉道理(左)和其儿子斐历·嘉道理在香港接受中新社等媒体采访。 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

  中电是内地电力改革的见证者与参与者,2024年对其而言注定不凡。这一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,也是大亚湾核电站向香港供电30周年。访谈中,嘉道理父子回顾了中电参与内地和香港的发展历程。

  “过去40多年,我们和内地在合作中建立了互信,从合作中互相学习、互惠互利,这种合作有利两地民众。我相信这种信任将可以长久下去。”米高·嘉道理说。

  如今,中电集团已成为内地能源业最大境外投资者之一,总投资额约500亿港元,涵盖核能、风力、太阳、水力和燃煤等。

  “与10年前比较,中国增长非常迅速,能源产业更是领先全球,这将产生很多新机会,例如我们正加速投入新能源汽车领域,我们应抓紧这个机遇。”米高·嘉道理说。

  中国提出2030年前达到“碳达峰”,并争取2060年前实现“碳中和”的“双碳”目标。为此,内地加快部署核电以及其他绿色能源的使用。

  米高·嘉道理认为,内地经济将持续复苏,他对此充满信心,而作为一个体量庞大的经济体,内地经济加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巨大。在绿色能源越来越重要的今天,人们希望减少碳足迹,唯一的方法是使用核能,其价格和产能相对稳定、更符合经济效益,比使用其他可持续能源更可靠。

  斐历·嘉道理补充说,中国目前采用的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核电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,而且安全性得到保证。与欧美国家不同,中国在核领域无疑是全球领头羊,其发展核电具备优势。同时,中电具备管理专长,是可靠的合作伙伴,这在过去数十年与内地伙伴的合作中已经得到证明。

  访谈中,嘉道理父子表示希望未来继续与内地达成合作。斐历·嘉道理透露,除了核电,中电正在研究中国发展绿色氢气的可行性,希望参与中国可再生能源事业,成为其中一份子。

9月19日,中电集团主席米高·嘉道理接受中新社等媒体采访。 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

  目前,中电在内地有投资大亚湾核电站和阳江核电站。大亚湾核电站于1994年投产,是内地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,中电股权25%,每年发电量超过150亿千瓦时,营运初期其中七成电量供应香港,2014年底起增加至八成,至今累计输送香港电量达3145亿千瓦时,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。

  米高·嘉道理乐见中电核足迹不断扩大,认为大亚湾核电站是一家成功的合资企业,他认为核电是较可靠的洁净能源,希望寻找更多在内地的核能投资机会,并透露中电正与内地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探讨引入更多核能到香港,以帮助香港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。

  谈及目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问题。米高·嘉道理自称是乐观主义者,认为经济正经历周期性演变,一切将会逆转,但某些国家及地区正发生战争,唯一出路是“对话”。斐历·嘉道理期待世界需要重拾多边自由贸易、变得更国际化,与中国合作。

  嘉道理家族扎根香港逾140载。米高·嘉道理已执掌中电57年,但他看来依然神采奕奕。他说:“只要我还能为中电带来价值,我将持续在此工作下去。”(完)

【编辑:曹子健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秦淮灯彩正青春 两岸青年学扎灯

心有担当,用行动夯实公益基石;品质至上,凭专业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。展望未来,蒙牛学生奶将有力彰显一流企业的模范作用,携手教育部门、公益组织,不断创新合作模式,构筑青少年儿童健康营养的坚强护盾,担当起守护青少年儿童健康的重要责任!

新疆博斯腾湖现推冰景观

在基地,许勤指出,各地要结合实际大力发展特色农业,向森林、河湖、设施农业要食物要效益,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,强化农旅结合、创意赋能,不断延伸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,加快打造富民产业,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。

江西发现新矿物“铈钽易解石” 命名获批准通过

汪文斌: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,首届链博会共吸引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,据不完全统计,共签署合作协议、意向协议200多项,涉及金额1500多亿元人民币。链博会是“链”通世界的盛会,也是“链”接未来的盛举,展现了各方构建稳定和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共同心声,传递了中国将更深层次参与构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明确信号,凸显中国既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参与者、受益者,也是坚定的维护者、建设者。

杭州“送花姑娘”嗨翻北京后海

据了解,计算机领域“101计划”在推进中已经有1500多位教师参与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,惠及2万余名学生。下一步,还将分批次将优秀建设经验和模式进行推广。

珠江委发布《2023年珠江片水资源公报》

科技创新促进包容性增长。包容性增长强调经济增长的公平性、协调性和可持续性,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,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目的。科技创新大大拓展了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现实路径。比如,数字技术极大改变产业发展模式和人民生活方式,使生产生活更加方便快捷,促进发展成果共享;生物技术在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,能够不断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和质量;绿色科技成为科技为社会服务的基本方向,是人类建设美丽地球的重要手段;能源技术发展为解决能源问题提供有效途径;等等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